毕设特写《共生发电

来源:新能源智能系统    发布时间:2023-12-09 19:58:36   阅读量:1

  杨浦电厂已经关闭使用多年,面对这一重要的工业遗产,草率普通的的规划方案显然是对城市的不负责。场地周围异质混合,但仍属于城市边缘地带,其中也存在这一些可以值得思考的日常经验。

  我们根据民众的空间需求来并置一些生产性强、活力高,极具渗透性的空间来实现转化,以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来激活电厂这个失落的地带。同时关注公民的主体性,旨在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并组织参与探讨未来周边的城市规划,促进自我实现,让城市共生成为可能,搭建一个关注日常生活、促进日常生活发展的平台。共生是能源,“他人”是矿产资源的另一种形式。我们一定要再次思考其他的能源手段,即从社区关系中寻求能量。

  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对我国的城乡发展很感兴趣,毕竟中国的城市发展经验来自于广大的乡村,现今中国普遍城市建设的问题也是乡村的问题。加上我们又很喜欢学校里谭彬老师、李辉老师的专业与非专业选修课,很是启发,于是展开了思索与研究。谭彬老师个人的研究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关于贫困艺术的装置作品给我很多感触,这就是一种拼贴艺术的思维,即来源于日常,是对日常的一次逃离,是打破将日常置于常规之下的思维习惯的方式,将原来生活中渐渐淡忘的东西,创造性地通过新秩序呈现出一种效果,促进共情,引起对原有的生活的反思,这样也塑造日常,抵达共生。

  去年寒假我们又去了深港建筑双年展,它的场地很有趣,在南头古镇这一城中村地带,当代艺术家与建筑师等相关实践作品就在此地展出,很有意义。又与策展人都市实践事务所的刘晓都老师和港大的朱涛老师交流发现,以建筑师身份去介入城乡实践是薄弱的,仅仅靠着物理空间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与居民和社会各方面协商沟通是更重要的。这是所谓的软性联结,与人建立联结,与政府和资本权衡、互相妥协,这样才可以出来一套可行的处理方法。今年的寒假我们又考察了欧洲几大海港城市,如哥本哈根、汉堡和阿姆斯特丹,这几个城市在高度的城市化过程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活力,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毕设组有幸分到许月兰老师组,巧合之下确定了研究的课题——上海杨树浦发电厂的改造。片区基础设施相对简陋,存在着大量上世纪城市转型中遗留下来的公共型住房与私人住房,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生活区块边界相对模糊,渗透性强,呈拥塞状态,人们居住状态较差,这些特质构成了电厂周围异质共生的特点,这也是当今上海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相比之下,电厂仍然处于失落地带,其中有很多废墟,占地面积大但至今没有转型。然而毗邻电厂是一个开发完成的商业园区,其中拥有着很多购物中心、服装店、美食区和办公区,但活力较低。北部老片区的人很少会来这里去消费和活动,一条杨树浦路仿佛将此片区割裂成两个区域,产生了界限。这些都是一种士绅化趋势,显然不利于当地人的生活。“士绅化”简而言之是指老生活区的小资化、商业化过程。士绅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太普遍了,那么如何保存城市文化遗产、维护社区生活品质和生活氛围,保护公共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我们身为城市空间设计系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开放而细致的空间规划和软性的秩序设计来抵抗。

  但反观这些城中村和废墟,其中又有很多能学习的地方,因为迫于情景产生很多智慧,人们为满足生活需求做了许多有创意的改造,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某种拼贴,并让其重新焕发活力。大尺度下基础设施和构造物的拼贴、堆叠、并置,微尺度的日常生活的序列,寄居上海的整体生态环境,有着充满了许多活力,随机性强的特点。这些何尝不是一种拼贴艺术?这些思维是改造杨浦电厂的重要思路,滋生偶发性的空间,会超越日常经验,最终必将会与日常达到共生。

  这次改造的项目是为了抵抗城市逐步发展的士绅化趋势,并提出我们的策略。杨浦电厂已经关闭使用多年,面对这一重要的工业遗产,草率普通的的规划方案显然是对城市的不负责。电厂周围异质混合,但仍属于城市边缘地带,其中也存在这一些可以值得思考的富有创造性的日常经验。对于电厂的改造,根据民众的空间需求来并置一些生产性强、活力高,极具渗透性的空间来实现转化,以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来激活电厂这个失落的地带。同时关注公民的主体性,旨在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并组织参与探讨未来周边的城市规划,促进自我实现,让城市共生成为可能。我们想到了一个阻力空间,择了场地内可塑性最高的锅炉房作为这个特殊过渡期的临时第略,以减轻社会的精神消极和压抑。厂房将由负空间变为正空间。帮助居民组织并且开展社会活动,指导他们更好的相互创造、相互帮助,与社会各界建立对话机制,探索未来电厂及周边地区城市规划的转型,解决当地社会问题。为帮助政府解决这一问题.人民的生活是现实的,这要求我们去搭建一个关注日常生活、促进日常生活发展的平台。

  最开始的时候想着改造的空间做的再暴力些,如Lebbeus Woods的Radical Reconstruction那样,可惜因为技术问题没有做成,不过我觉得能构建出空间再生产、运作的机制更为重要。

  哈哈,没什么大的矛盾。大家都是朋友,有意见不同,就互相讨论,相互协调最终达成一致,合作很愉快。

  我们的指导老师是许月兰老师,,在我们的论文和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无微不至,给予了大量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论文的修改,诲人不倦。导师对我们的生活方面也提供了帮助。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了我们,与系里的李辉老师一起,给咱们提供了更大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德国KIT大学的学生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研究生一起进行了发电厂改造这个课题,并且和他们在去年年底已经展览过,向很多的专家学者分享、讨论,积累经验,最终成就了毕业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的实力肯定不用多说了,和他们进行联合设计机会难得,也充满挑战。对研究生们的调研分析能力表示赞叹,很到位,学到很多。我们从十月份开始,和德国KIT大学进行了workshop,对于电厂改造的概念进行了头脑风暴,后面小组深化概念,经常去同济汇报过程,最终在12月进行了课题展览。还是很有意思的,上海的资源应该多多利用,多去同济听听讲座。

  单俊盛:我打算去英国继续学习,学习建筑学,然后工作几年后再和几个好哥们把HSA studio发展大。徐桦同学打算去日本学习建筑学,之后工作实践。潘印紫同学计划去杭州工作实践。

  国外的院校更注重大家的思辨能力和个性,项目分析的要有逻辑性,图面表达要有自己的特点,最好不用按照套路出牌,做自己就好,同时还有personal statement这个其实是建筑论文,阐述自己的建筑观,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深度,这样才可以打动评委。

  留学申请还算顺利,因为申请的是建筑,最后拿了一些像AA、manchester的RIBA part2,bath,sheffield等学校。虽然过程坎坷,因为既要处理学校的事务,毕设、论文,还有语言和作品集。申请的很晚,但只想说坚持到底就会有结果,给自己一个检验就好。

  国外的院校,其实是一个平台,学习交流和社交的平台。当然资源肯定要比国内丰富,机会也多要自己把握了。教育模式我现在也没上过,哈哈哈,猜想就是很开放式学习,能获得什么完全都靠自己。

  单俊盛:利用好上海这样的平台,有很多不错的艺术馆,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ocat、外滩美术馆和明当代美术馆,这些场馆的展览质量高,能学习到很多,拓宽思路。对建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关注同济建院的公众号,他们的讲座很密集,可以跑去听听。当然学习是一方面,生活是最重要的事情。多交朋友,学会放松心情,有些小伙伴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之一。

  徐桦:在学校期间,不局限本专业,尽量多接触不相同的领域的东西,寻找之间的联系,保持大胆,保持想象力。

  潘迎紫:在校期间,应该多多接触不同的人群,一定会从某些方面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学会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逐渐寻找自我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上一篇:新能源论文专栏 - 北极星电力网 下一篇:机械制造业ERP系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