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1107】【行业】医药、汽车、计算机【个股】统联精密、万润新能

来源: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3-12-31 23:56:21   阅读量:1

  原标题:【东吴晨报1107】【行业】医药、汽车、计算机【个股】统联精密、万润新能

  医药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5.6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5.3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5.5%。2023Q3季度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下滑1.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0.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下滑2.1%。单Q3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均环比Q2有所下滑,主要系受院内政策影响。分季度来看,Q1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最快,Q2、Q3环比下滑。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3年Q1-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3%,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0.5%。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3.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1%,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3%,2023Q3医疗反腐影响较大,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明显。我们大家都认为接下来处方需求总量不会改变,但处方结构将会明显改变,对超高的性价比集采药品、疗效确切的创新药品将会相对利好;从中期看,利于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率下降、净利润率提升,利于真创新公司脱颖而出。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创新药研发企业仍将成为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公司。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百济神州等。

  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3年Q1-3累计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1.9%,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84.5%,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21.5%。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4.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40.6%,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44.9%,未受反腐影响,行业景气度提升。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国内在鼓励创新的大政策推动下,以重组蛋白和单抗为代表的新品正加速上市,特别是以GLP1多肽类为代表的减肥药物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大,需求旺盛。我们大家都认为行业高景气度将中长期延续。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智飞生物等。

  中药:50家中药公司2023年Q1-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1.4%,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6.2%,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6.0%。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3.2%、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8.3%,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4.5%。2023前三季度相比前期上升明显,主要系23Q1存在部分涉疫订单所致,23Q3增速放缓,主要系Q3反腐影响院内正常药品销售所致。政策对中药的支持从口号过渡到业绩提现阶段,如药审中心对中药注册改革利于创新品种数量的增加、医保支付政策倾斜(中成药集采降幅收窄、降低医保门槛、创新中药国谈等)及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等。我们大家都认为中医药是目前国家最支持的行业之一。此外,基药目录调整在即,中成药在此次基药目录调整中有望进一步扩容,对业绩进行提振。推荐:贵州三力、太极集团、方盛制药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公司2023年Q1-3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4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9.91%,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87%。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3.8%,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5.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0.5%。受新冠小分子大额订单影响,2022Q3当期为高基数,2023Q3各项业绩指标明显回落,同时叠加受生物医药投融资不景气带来的需求端疲软,业绩端开始表现承压模式。短期看,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行带来了行业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面临调整与整合;中长期看,一方面CDMO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在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三重优势下竞争优势突出,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新药研发向差异化发展导致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增加,CRO企业凭借项目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或成为药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CXO长期需求向上,看好管线结构符合常理的平台型企业、细分赛道竞争优势显著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业务差异化发展的创新企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等。

  科研服务:14家公司2023年Q1-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4.5%,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9.8%,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9.1%;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9.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7.4%,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0.6%。我们大家都认为2024年科研服务企业有望迎来股价与业绩拐点:①国内外投融资或在2024年出现拐点,需求端有望改善,迎来β行情;②部分企业2022年研发与销售投入加大,人员扩张,利润承压,2024年有望迎来改善;③2023H1仍有部分企业有新冠业务留存,2023H2基本出清,对业绩扰动减弱;④部分企业2023年为出海元年,2024年有望步入收获期;海外需求较好,建议关注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标的。综合以上,建议关注:诺唯赞、药康生物、百普赛斯、诺禾致源、奥浦迈等。

  原料药:44家原料药公司2023年Q1-3收入同比增速-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1.1%,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18.3%。2023Q3收入同比增速-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2.1%、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7.3%。原料药板块受到全球去库存、印度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在2023年需求和价格均受损;随着全球制药企业库存出清,预计2024上半年开始慢慢地恢复。成本上看,2023年石化工等上游成本明显下滑,成本端开始修复。我们看好:1)2024年清库存结束后具备弹性的标的,推荐普洛药业、华海药业等,关注美诺华等;2)大单品/新品种放量逻辑:推荐同和药业等,关注仙琚制药、奥锐特等;3)GLP1产业链机会:关注奥锐特、圣诺生物、诺泰生物等。

  医疗器械:107家医疗器械公司2023年Q1-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2.8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3.5%、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7.36%;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2.4%,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5.2%,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9.2%,2023Q1-Q3、23Q3行业相比2022同期下降明显,主要系新冠检测需求大幅度下降以及反腐影响设备及耗材销售所致。我们大家都认为, 医疗器械行业百花齐放、黄金投资时代的大趋势不变,核心原因:1)受益新基建、贴息及防疫医疗资源储备等政策,医疗设施装机量加速;2)细致划分领域国产龙头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加速;3)集采影响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疫后院内手术量恢复,创新器械公司迎来迅速恢复;4)科创板将加快更多优质器械公司上市。我们提议关注以下几类,1)医疗设施类企业,政策友好,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如核磁、内镜、呼吸机等领域;2)集采逐步出清、进口替代空间大的院内耗材方向,如化学发光、电生理、PCI介入耗材等领域;3)新技术、新术式带来的新的诊疗方向,如介入瓣膜、神经介入、癌症早筛、手术机器人等;4)自费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重点推荐眼科如角膜塑形镜领域;5)器械CDMO,短期受益上游成本端降价,长期依靠慢慢地增加的精密制造能力,客户/订单量激增,盈利能力不断的提高,如医疗设施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

  医疗服务: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验测试公司) 2023年Q1-3收入同比增速为25.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89.87%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2.99%;2023Q3单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为14.0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2.22%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3.38% 。社会老龄化带来医疗刚需增长,叠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可选医疗需求升级,尽管短期疫情及经济发展形势扰动,但医疗服务赛道可持续增长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华厦眼科、普瑞眼科、国际医学、海吉亚、固生堂等。

  药店:7家药店2023年Q1-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8.1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9.84%,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9.81%;2023Q3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1.9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8.92%,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3%。Q3在2022年同期高基数下实现稳健增长。长期看医疗需求与处方药外流推动行业稳健增长,上市公司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稳步推进。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

  医药流通: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3年Q1-3收入同比增速为8.3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13%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23%;2023Q3同比于2022Q3的收入同比增速为-2.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2.06%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1.4%。未来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终端份额占比逐步上升,且行业集中度不断的提高、总代业务一直增长等,龙头商业企业价值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九州通、润达医疗。

  总结:2023年Q1-Q3: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领域依次为生物制品、中药、化学制剂;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领域依次为生物制品、中药、化学制剂。2023Q3: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致划分领域依次为血制品、疫苗、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致划分领域依次为血制品、疫苗、中药。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

  标的选股思路:1)自上而下维度:按照5条细分主线)自下而上维度:第一,Q4业绩出现拐点向上或Q4业绩继续向好;第二,贴合细分主线具备催化剂驱动(尤其是AI智能化)。

  优选组合【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德赛西威+保隆科技+新泉股份+星宇股份】。

  华为汽车产业链:【赛力斯+文灿股份+沪光股份+保隆科技+瑞鹄模具+星宇股份】等。

  智能化优势整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

  特斯拉产业链:【新泉股份+拓普集团+旭升集团+爱柯迪+岱美股份+嵘泰股份】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L3-L4智能化技术创新低于预期,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预期,地理政治学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基金计算机持仓比例继续下降,工业软件板块排名提升明显:2023Q3公募基金重仓持股计算机行业持仓比例由2023Q2的6.4%下降至2023Q3的5.1%(-1.3pct),处于略微超配状态(2023Q3计算机市值占全部A股市值比例为4.4%)。2023Q3计算机行业机构重仓持股前二十公司中,工业软件板块排名整体提高,人工智能、信创板块排名下滑明显。

  (1)前三季度,收入端:行业整体营收增速(同比)1.6%(较去年同期-3.3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为3.1%(较去年同期-0.2pct);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1.7%(较去年同期+46.9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为-5.7%(较去年同期+13.8pct);扣非整体净利润增速(同比)-27.3%(较去年同期+19.8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12.9%(较去年同期+5.5pct)。

  (2)单Q3,收入端,行业整体营收增速(同比)9.1%(较去年同期+1.6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为0.9%(较去年同期-2.5pct);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14.2%(较去年同期+63.7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为-17.6%(较去年同期+7.5pct);整体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比)-7.2%(较去年同期+34.4pct),行业所有公司增速(同比)中位数-17.7%(较去年同期+5.2pct)。

  细分板块中工业软件、数据要素财务表现相对优异:(1)2022前三季度和单Q3来看,工业软件和数据要素板块财务表现均相对优异,我们大家都认为根本原因是:(1)工业软件(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和数据要素(新兴起的产业)均处于产业较早期,景气度较高;(2)均是政策重点指示方向,政策催化不断。预计数据要素和工业软件板块的景气度在政策驱动和产业趋势下仍将持续。

  结论:(1)计算机行业2023年三季报体现出计算机行业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不明显,毛利率和费用率都有提升,最终带来利润端的下滑,但同比有企稳的趋势。(2)2023年前三季度前二十大机构重仓标的组成中,工业软件板块排名整体提高,人工智能、信创板块排名下滑明显。从财务数据分析来看,工业软件和数据要素板块受益于产业趋势和政策表现较好,我们看好产业景气度较高和政策持续驱动的数据要素和工业软件板块。

  23Q3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65.3%,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64.3%,其中,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2.3亿元,同比下降10.4%,非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加28.7%;单三季度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少54.9%,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少59.3%。随着产能爬坡,毛利率稳步提升,Q3毛利率为38.3%,环比提升4.7pct。为持续稳定发展蓄力,研发费用增加,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0.18亿元。业绩短期承压,随着新项目的需求从第三季度末开始慢慢地释放,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MIM基本盘稳固,折叠屏手机为首多领域带来增量动能:公司作为国内MIM企业第一梯队,通过工艺创新夯实竞争优势。公司成功切入折叠屏手机铰链 MIM 零部件业务并实现出售的收益的转化。2023年7月公司合作客户荣耀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荣耀 Magic V2,作为终端头部厂商引领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折叠屏手机成为MIM产品新增加点。公司湖南长沙 MIM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已确定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预计年底将投入生产。投产后,公司的 MIM 产能将得到一定效果扩充,为公司争取更多优质客户及拓展下游应用领域提供条件。MIM工艺应用的下游领域日益增加,AR/VR产品、汽车等市场空间也稳步上升,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持续打开产业边界,积极布局非MIM技术领域:公司不断丰富充实产品线,形成了MIM和非MIM业务的双驱动发展。公司 CNC等制造工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持续扩大。公司背靠苹果产业链,激光切割和CNC精密零部件业务主要服务于苹果,发展空间良好。此外,公司积极布局3D打印、新型功能性材料等技术方向,打开产业边界。公司新增非MIM精密零部件产能,后续随着长沙生产基地竣工投产。考虑公司在其他精密零部件同样具备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势及快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新业务将具备持续迅速增加潜力,成为新的业绩助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客户的真实需求波动和新建产能正处于爬坡期,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0.6/2.0/3.0亿元(前值为1.1/2.0/3.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是67/21/14倍,公司非MIM业务迅速增加,产能持续扩张,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电子景气度没有到达预期、新建产能爬坡节奏没有到达预期、大客户订单不及预期。

  Q3出货环比增长38%、全年出货预计同增90%+。公司Q1-3累计出货11.8万吨,同比增长104%,其中Q3预计出货5.6万吨,环增38%,预计全年出货17-18万吨,同增90%+。盈利端,Q3铁锂均价8.42万元/吨(含税),环比增长15%,单位毛利0.51万元/吨,单位盈利约-0.2万元/吨,单位盈利环比提升89%,碳酸锂跌价影响减弱。若加回减值损失1.5亿元,Q3单位盈利约755元,考虑H2加工费较为稳定,碳酸锂叠加库存减值仍存,Q3单月铁锂经营性单位利润约3000元,全年吨净利预计为-0.5万元/吨。

  铁锂正极积极扩产、锰铁锂处试生产阶段。目前公司磷酸铁锂产能约24万吨,随山东一期H2陆续投产,年底产能有望达36万吨,带动公司市占率提升,山东二期12万吨处规划中。目前公司单月磷酸铁产能约8000-9000吨,山东24万吨磷酸铁投产后,单月可达约3万吨,自供比例接近100%,强化一体化成本优势。此外,公司钠电正极已实现量产出货,另有磷酸锰铁锂产品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Q3严谨计提减值损失、存货较Q2下降。23Q3期间费用率5.63%,同环比+0.2/-1.6pct;Q3末存货15.8亿,较Q2末减少39%;固定资产47.61亿,较Q2末增加6.25%;应收账款14亿元,较Q2末下滑10%;资本开支13.8亿元,环比下滑1%;公司Q3严谨计提减值损失约1.5亿元。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为1.7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铁锂单位盈利下滑,我们下调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9.65/4.65/8.91亿元(原预测值为-4.75/4.71/5.87亿元),同比-201%/+148%/+92%,对应24-25年PE分别为16/8x,考虑公司为一梯队铁锂厂商,且盈利有望逐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上一篇:2022年中国十大储能PCS企业排名 国内储能PCS厂家排名top10 下一篇:我国工业软件公司排名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