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还能搭载多少黑科技

来源:资质    发布时间:2024-01-27 22:23:05   阅读量:1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热度满满,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名词——无人驾驶、缺芯潮、混合动力...不断在各大社交平台刷满存在感。

  可是,说到“新能源汽车”,大家还是绕不开“节能减排”的定式思维,或许一边对其他技术与功能不明觉厉,但热度过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切身体会。

  事实上,抛开这些既有印象,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背后还蕴藏着无数的黑科技,在技术与赛道上和老前辈燃油汽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它的造车思维,也远比你想的要复杂。

  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对我们生活的冲击,比你想象得要大得多——充满科技感的新能源汽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而已了。

  汽车行业,因为其庞大的市场规模、顶尖的技术上的含金量与庞大的产业链,一直是传统制造业的根基。

  在技术方面,一辆汽车的核心在于其“动力总成”,也就是车辆上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一系列部件,主要由内燃机、变速箱以及发动机的冷却与排气相关的组件构成。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一辆传统汽车的全套动力总成设备涉及高达2000个耐高温的精密组件,以美国市场为例,这2000个精密组件的背后,是近六十万的汽车工程师的努力。光是生产所需的零件,就要十五万个高级工人。瑞银集团的报告更是指出,在德国近六成的汽车工程师与内燃机及动力系统的产业有关。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汽车而言,硬件上的构造远远没有传统汽车那样复杂,市面上有的新能源汽车一整套的动力传导装置只需要十七个部件。

  美国国会分析师、汽车行业专家比尔·卡尼斯指出,如果电动动力系统在未来十年及以后取代汽油动力系统,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商承担的大部分工作会被需要其他技术的工作所取代,例如化学、电池和软件工程。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跳脱出传统汽车的路径,相比于重度依赖制造业和机械工程的老前辈,新一代的电动及混动汽车的发力点,在于科技赛道上的比拼。

  如果是在几年前,关于电动汽车的评测多半绕不开续航,因为彼时的电池技术不够成熟,但随着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的逐步的提升,人们逐渐把注意力放在智能化方面——人机交互、智能驾驶、操作逻辑成为新的主题,新能源汽车的军备竞赛也从“电动化时代”进入下半场的“智能化时代”。

  资本市场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麦肯锡的报告,自2010年以来市面已公布的有关电车技术的投资高达3300亿美元,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来自自动化与智能出行两大“智能化”领域。

  不过这些投资65% 来自风险投资,28% 来自互联网等科技巨头,只有约7%来自于汽车公司本身,充分说明了“局外人”也在疯狂砸钱从而试图在“电车智能化”的技术高地抢占先机。

  近日,极氪发布的最新款极氪001,就是一款搭载了高通8155芯片,7大核心控制器与3个智能驱动硬件的智能纯电汽车。在互联网和AI领域口耳相传的专业名词,如今已聚集在新能源汽车身上。

  当你还在以传统汽车的模式去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千万行涉及驾控的代码、软硬件的耦合与协同、数字化的演进成为了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思维。各类技术的拼接,让新能源汽车跳脱出传统汽车的理念,极氪001的强势表现也昭示着,智能化电车的时代,已然来临。

  然而,在众多黑科技与强大硬件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想要做到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提供绝佳的出行体验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如何进一步让软硬件兼容、而非简单叠加,得到一个“1+1>2”的效果,成为了众多新能源汽车急需解决的问题。

  麦肯锡的报告说明,统筹软件的核心在于中心化的操作系统,只有拥有一个足够立体且强大的“大脑”——才能完全统筹与协调各个硬件与软件的功能,通过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升级。

  而这次极氪001带给用户的则是他们对于操作系统和智能化管理的理解——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三位一体”。

  极氪智能科技在进化日发布了创新技术成果——极氪智能驱动系统,重新定义高性能纯电赛道,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之外,开辟了高端智能纯电车型的全新评价标准。

  极氪智能驱动系统是业界第一个专为纯电高性能体验打造的智能系统,凭借SEA浩瀚架构4000多个API接口的开放,让驾控领域的每一个子系统与多个系统融合,共同管理性能表现。智能驱动系统让纯电汽车切换驱动模式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极氪001还配备了全球首发黑科技“闪电切换”——联动6大ECU,根据全车18个传感器,感知车辆姿态,并协同前后电机、加速与制动踏板,结合路况实现全时后驱,适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三种电驱模式的智能切换。

  不仅如此,智能驱动系统也让抑制防滑成为纯电汽车的条件反射。在极氪001上配备了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比目前市面主流的TCS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快上10倍。在雪面上以0-60公里/每小时行驶时,这套系统能让车辆反应快0.8秒,在雪地极限过弯时,系统会让最大可控速度提升5-15km/h。

  当然,智能系统也不仅仅停留在驱动方面,在座舱内部,极氪001采用目前量产最强的8155车规级座舱芯片,带来全方位升级的新一代极氪智能座舱。仅需要两秒,就可以唤醒车机。无论是高德地图这种工具性APP,还是腾讯爱趣听等车载休闲应用,打开时间平均只需1.3秒。

  多元的软件与强大的硬件设备为电车赋能,令极氪001不单单是代步工具,在座舱里就能享受到智能化的科技体验。

  当你坐在001中,只需一声“Hi EVA”便可唤醒AI Mate智能助理。AI Mate目前支持通过语音切换音乐、更改导航、调节温度等多种功能,通过不用动手的自由交互带来赛博朋克般的智能体验。

  而在纯电汽车的老本行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这次也全面升级,新推送了全速域主动巡航控制(LCC+ACC)功能。

  当车道线km/h的速度区间,车辆可以自动控制速度和方向,在一条车道内自主驾驶,驾驶员可以短时间脱手,减轻重复操作带来的疲劳,令长途驾驶更舒心。

  而针对复杂的路况和日常行驶的高频危险场景,极氪001结合对中国路况的深刻理解,围绕日常行驶的三个高频危险场景,推出“羚羊避险”功能:当可能的危险即将发生时,极氪001可以像机警、灵活的羚羊一样规避风险,不仅辅助驾驶者降低交通事故的可能,更是对全体交通参与者的一份守护。

  当路边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辆时,车辆会主动减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而如果相邻是大型车辆,极氪001则会模仿人类驾驶员的驾驶方式,安全流畅地主动避让。如果是紧急车道有车辆临停或开门占道时,极氪001也可以在不变换车道的同时进行减速避让。

  在智能纯电系统的统筹下,极氪001的硬件与软件深层次地融合,智能驱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三位一体”,为极氪001带来全面维度上的进化。在极氪看来,智能给电动汽车带来的,不是局部改变,而是彻底的颠覆。

  全方面技术的加持,让昨日的交通工具更具智慧,成为今日的智能终端。和任何个人会使用的终端设备一样,新能源汽车的一直在升级,也让汽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实现了从出行方式到生活必备设备的转换。

  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再到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汽车”已不再是单一的出行工具,它也将在5G、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大潮之下,慢慢的变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生态平台与“四个轮子的电脑”。

  当然,一切智能化的终点,还是在于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极氪充分认识到普通消费者乃至汽车发烧友在驾驶体验上的痛点,并在优化上做到极致。

  通常来说,四驱多见于SUV车型,用于复杂多变的路况,如下雨、下雪、结冰以及越野的场景,通过四轮驱动能够驾驭更加强劲的动力,在前轮或是后轮打滑时,也能迅速摆脱困境。而后驱多半是豪华轿跑的标配,驾控的精确度与驾驶时的人车交互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后驱驾驶相比前驱会更加有一种“人车一体”的驾驶乐趣。

  如今的极氪001,凭借“闪电切换”的黑科技,消费者可以在不同驱动模式上无缝切换,同时享受到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和后轮驱动的跑车所带来的极致驾驶体验。

  而针对不同路况量身定制的“羚羊避险”功能也在持续辅助司机们解决行驶过程中的诸多难题。“羚羊避险”不仅辅助驾驶者降低了交通事故风险,其智能与自动化的操作也为驾驶者带来最丝滑的驾驶体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路况时轻松应变,缓解驾驶疲劳。

  不仅如此,极氪001还可以每时每刻感知与前车的距离,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自动控制车速。高速时跟车距离更远更安全,低速跟车时减少车距防止被其他车辆插队加塞,让用户自己来选择自身的驾驶风格。

  跳脱出汽车的固有思维,极氪的造车哲学或许聚焦在了如何用更多的科技力量来打造可移动的智能终端。

  也正是基于这种哲学以及对智能汽车领域的前瞻性,吉利控股集团早早进行布局,五年斥资200亿研发的“浩瀚SEA架构”,涵盖1800-3300mm的轴距,完美覆盖从A到E的全尺寸覆盖,无论是轿车、跑车、SUV甚至是皮卡都可以基于此架构量产。

  从关注于底盘与驾驶系统的“硬件层”、到将硬件能力转化为软件体验的“系统层”以及由各种软件APP合力组成的“生态层”。从硬件、软件到生态,三个不同维度一同搭建起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的“三位一体”。而也只有这样的一体化演进,软硬件协同,并在人车交互之中形成生态,电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

  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人们对出行方式的不懈追求刺激着新技术、新科技的融合。如今,极氪搭载着融合一体的新车型驶入生活,实现软硬件的耦合与协同,为用户所带来极致的出行享受。




上一篇:divdata=datasource:20231103e62d2ddf0e5a4a5db66e49a0066c4cbf type=content 下一篇:AR+AI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配置微美全息有望让全息视觉成为主流技术